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主要经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症状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等,经过及时的规范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休克、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甚至导致死亡。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本病具有传染性。
传染源
1、传染源主要为患者。患者的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有出血表现的患者可以作为传染源造成感染。
2、传染源可能是家畜或野生动物。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地区,羊、牛、狗和鸡等动物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率较高,但感染后不发病,引起的病毒血症滴度较低,且维持时间短,可能为扩散宿主。
传播途径
1、虫媒传播
本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虫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蜱虫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因为它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有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如果携带有病毒的蜱叮咬了人,人可能会感染上,继而引发疾病。
2、接触传播
人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分泌液或排泄物可引起感染。
死亡率
目前报道病死率达10%。
好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好发地区
目前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好发季节
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疾病的流行季节为3月~11月,发病高峰的出现时间与当年的气象条件及蜱密度有关,一般出现在5月~7月。
病因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危险因素
1、蜱虫叮咬史。
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液、分泌液或排泄物接触史。
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5天~15 天,根据疾病进展可以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消化道症状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休克、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甚至导致死亡。
典型症状
1、发热期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重者持续高热,可超过40℃,部分病例热程可超过10天,伴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及食欲缺乏,以及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极期
此时仍可有发热期的各种表现,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3、恢复期
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改善、各器官功能逐渐改善。
并发症
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具体并发症见典型症状。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脑脊液检查、生化、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结果进行诊断,诊断过程中需排除恙虫病、脓毒症、无形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疾病。
诊断依据
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可临床诊断。确诊需要具备下列之一者:
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
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治疗
药物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营养支持、升白细胞、升血小板、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症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降低死亡率。
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对病情较重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体弱或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可给予胃肠营养、新鲜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治疗,以改善全身机能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
防护
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病人时应当采取通用防护措施。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当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